鎢礦石產狀與組合
黑鎢礦
黑鎢礦有多種礦化類型,云英巖型,石英脈型,斑巖型等,有名的是石英脈型黑鎢礦,此種礦床在我國華南地區大面積分布。例如舉世聞名的開采歷史久遠的西華山鎢礦,規模大的湖南瑤崗仙鎢礦等。
黑鎢礦和鎢錳礦主要產于高溫熱液石英脈內及其云英巖化圍巖中。礦脈常存在于花崗巖侵入體頂部或近接觸帶圍巖中,共生礦物有錫石、輝鉬礦、輝鉍礦、毒砂、黃鐵礦、黃銅礦、黃玉、綠柱石、電氣石等。鎢錳礦亦可產于中低溫熱液脈中。
白鎢礦
白鎢礦主要產于接觸交代礦床,也可見于高——中溫熱液礦床。中國湖南瑤崗仙是世界有名的白鎢礦產地。世界其他主要產地有朝鮮南部的山塘、德國薩克森、英國康沃爾、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、玻利維亞北部和美國內華達等。一種礦石,外形為粒狀石塊,白色帶黃,有油脂光澤。加熱或經紫外線照射,略呈紫色。是煉鎢的主要原料。白鎢礦通常產出于接觸交代矽卡巖、高溫熱液脈和云英巖中,少數情況下也可以在花崗偉晶巖中發育形成。形成溫度在低于200到500°C之間,壓力處于200到1500巴之間,一般而言高溫白鎢礦多出現于矽卡巖礦床中,不過這種礦床類型也會出現形成溫度略高于200度的白鎢礦,前者出干矽卡巖階段形成的矽卡巖中,后者對應較晚的石英硫化物階段。典型礦物組合包括錫石、黑鎢礦、黃玉、螢石、磷灰石、電氣石、石英、鈣鋁榴石-鈣鐵榴石、透輝石、符山石和透閃石。
白鎢礦通常與錫、鉬、鉍等伴生于斑巖型(陽儲嶺)、矽卡巖型(南泥湖、柿竹園、三道莊、黃沙坪)、云英巖型(柿竹園))以及石英脈型(西華山、盤古山)等巖漿熱液礦床中;一些熱液金礦中也發育白鎢礦,例如澳大利亞Kalgoorlie-Norseman地區綠巖帶中的石英脈型金礦床,加拿大新斯科舍Meguma地體濁積巖中的石英脈型金礦床,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的穆龍套金礦床,哈薩克斯坦的別斯秋別礦田、斯捷普尼亞克礦田和杰拉姆別特礦田中含金硫化物(+/-碲化物)石英脈,中國云南大坪金礦床、四川馬腦殼礦床、甘肅寨上礦床、湖南沃溪礦床,其中沃溪礦床的白鎢礦和金、銻均達到了可采品位,非常罕見;此外,在川西北的雪寶頂偉晶巖礦床中,白鎢礦和錫石、綠柱石、電氣石、磷灰石共生,這些礦物顆粒大、晶形好,已經達到寶石級。